農歷五月俗稱毒月,其中更是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,就是古代所謂的【九毒日】,而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。
初毒日:五月初五、五月初六、五月初七;
中毒日:五月十五、五月十六、五月十七;
末毒日:五月二十五、五月二十六、五月二十七。
毒五月的由來
據說早在戰國時期就已有“毒五月”的忌諱觀念。東漢以后,王充的《論衡》、應劭的《風俗通義》以及潘榮陛的《帝京歲時紀勝》等都多次提到了五月五日的習俗。
王充《論衡》中對“五月五日生子不舉”的解釋為:“夫正月歲始,五月盛陽,子以(此月)生,精熾熱烈,厭勝父母,父母不堪,將受其患?!薄墩摵狻分袑⑽逶隆皭骸钡睦斫饣驓w之于“太陽”、“盛陽”之惡。東漢以后五月的禁忌在北方也發展得越來越多。如《風俗通義》中就說:“五月蓋屋,令人頭禿”。還有潘榮陛的《帝京歲時紀勝》中提到的:北平有五月五日不汲泉水的禁忌,以避免井毒的侵害。脾胃虛弱是人們在“毒五月”里的普遍狀態。這是因為夏至前后陽氣聚于身體四肢,氣血更多地運行在體表,從而造成人體內的虛寒。脾胃虛寒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腹瀉及消化不良。所以,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多注重調節飲食,增加對脾胃的照顧,切不可貪涼,也盡量不去食用剩菜剩飯。夏季對人體的消耗很大。人們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外,需要避免對身體的額外消耗。因此,農歷五月,尤其是夏至前后節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。
古人認為,農歷五月病邪叢生,人們務必端容肅己,節制嗜欲,食物清淡,減少酸味,增加苦味,益肝補腎。
毒五月引發的另一個常見問題是腸中積熱,導致便秘。尤其是夏季人們喜歡吃燒烤,吃完燒烤后,熱性的食物會存留于腸道內,導致人體無力運化,久而久之形成淤熱。此時,人體陰津明顯不足,便秘癥狀也就隨之出現。受此影響,人體還容易出現痤瘡、口臭、口干、口苦、失眠等癥狀。所以,如果想減少腸中的積熱,避免吃太多燒烤和辛辣食物是十分有必要的,可以選擇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。
農歷五月常常包含夏至。也就是說,此時正處于一年中最熱的時候。持續性的高溫導致人體水分迅速散失,形成了道醫理論中的“津液虧虛”。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提前做好針對性的預防,就很容易導致氣血運行淤滯,從而誘發中風、心梗等疾病。為了預防發病,人們就要有意識地多喝水,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覺之前的各一杯溫開水。其次要避免熬夜。尤其是有三高的人,除了注意日常預防,還要備好中風急救藥,以防萬一。
總而言之,“毒五月”并不是空穴來風,大家一定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,以防疾病突發。